硅灰石常見的表面改性劑有哪幾種?57
發(fā)表時間:2020-09-28 08:58 常用的表面改性劑有硅烷偶聯劑、鈦酸酯和鋁酸酯偶聯劑、表面活性劑及丙烯酸甲脂等。 1、硅烷偶聯改性 硅烷偶聯改性是硅灰石粉體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之一。一般采用干法改性工藝。偶聯劑的用量與要求的覆蓋率及粉體的比表面積有關。用氨基硅烷處理硅灰石時,用量為硅灰石重量的0.5%左右;丙烯含氧硅烷的用量為硅灰石重量的0.75%,這二種改性產品分別填充尼龍6和聚酯代替30%的玻璃纖維可顯著提高制品的力學性能。 2、表面活性劑改性 用硅烷偶聯劑處理硅灰石,可大大改善其與聚合物的相容性,增強填充效果,但硅烷偶聯劑改性生產成本較高。因此,在某些應用條件下,可用較便宜的表面活性劑,如硬脂酸(鹽)、季胺鹽、聚乙二醇、高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(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)等對硅灰石粉進行表面改性處理。這些表面活性劑通過極性基團與顆粒表面的作用,覆蓋于顆粒表面,可大大增強硅灰石填料的親油性。 3、有機單體聚合反應改性 有機單體在硅灰石粉體/水懸浮液中的聚合反應試驗結果表明,其聚合體可以吸附于顆粒表面,這樣既改變了硅灰石粉體的表面性質,有不影響其粒徑和白度。將此硅灰石粉體作涂料的填料,可降低涂料的沉降性和增強分散性。目前選擇在硅灰石粉體/水懸浮液中進行聚合反應的單體是丙烯酸甲酯。 |